一点思考中国风时装设计如何走向世界

2024-04-23

  三年前我一直有一个疑问,随着中国时尚产业的兴起,很多时尚、设计从业者的品味在我看来是一流的,甚至理念和眼光也是世界顶尖的。

  于是我在研究中国风的时候,曾发表过一篇文章,借以探讨中国设计的出路问题。

  我的观点是:如果时尚是一种传递自身身份以及归属感的方式,那么为何中国设计最后的“归属感”,却极少的立足于中国本身?

  但这多少有点泛泛而谈,因为那时的我还没有能力就“归属感到底是什么?”这一问题给出一个稍微准确的答案。

  而这个“归属感”的问题,现在慢慢的变成了服装、艺术乃至文化领域迫切地需要面对的问题。

 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,中国有深厚的民间传统文化基础,但因为它们无法就当代中国发生的一切给出一个适当的答案,致使当今中国在文化上成为了一个自我放逐的群体,进而加深了我们传统与当下割裂的局面。

  很可惜的是,大部分的中国传统在满清入关时就被了一次,到了近代西方殖民时又把满清了一次。五四运动的本质就是反传统,全盘西化。文革本质上是五四的延伸,而且打倒的更加全面,更加彻底。

  中国在四九年之后彻底的把旧秩序打破,但是这种打破的背后,实际上并没有建立起一套可行的精神支撑和秩序体系,导致今天的社会其实长期处在一种混沌失序的状态之中。

  这种情况致使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青年,早已习惯了用西方建立的知识体系来解释自身。

  而这些植根于西方理念的中国设计师们,多数很难摆脱自己从根本上从属于西方的位置,尤其是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断层的基础上。

  或许有的人不以为然,特别是持西方中心论的观点者认为:在西方语境一统天下的今天,西式的定义和形式是构成“现代”的基础,无论我们怎样的反传统,但是骨子里的“中国”难道还不够中国吗?

  但是真实的情况并没那么乐观,因为道理很简单,假如你不去定义和解释自己,那么别人就会“趁虚而入”,而来自他人的定义,必定是片面且难以掌控的。

  因此定义自己的问题非常迫切,也非常必要。这其中第一步,便是区分“传统东方”和“东方主义”的问题。

  总的来说,在西方时尚界关于中国的设计,可说都是东方主义的,因为在他们看来,中日韩、越南或者其他一些东方国家实际上都一样,都是一个相对猎奇、暧昧的东方化想象。

  但是恰好在时尚界,如果你不做西方人眼里的中国风,是很难被他们承认的,因他们对真正的中国一无所知,所以他们会设计出许多的条条框框,借以来敲定所谓的高级“中国”应有的形象。(这一点在戏剧与影视方面也非常明显)

  然而更加迫切的情况是,许多设计师为了获得西方世界的认可,会开始追随起所谓的“东方主义”。

  对于中国设计师来说,直接挪用东方主义,是无法体现我们文化上的独特性的,不区分东方主义,很难谈论审美独立。这就好比走入了一条死胡同,无论你怎么走,也只是在人家设置好的迷宫里打转。

  现在我们正真看到市面上大多的中国设计,其实是对一些“中国元素”的借鉴和堆砌,这种表面“东方化”的背后,其实是非常“西式”的骨架。(典型中外设计师喜爱的中国元素:青花、京剧脸谱、旗袍、龙凤、中国结、肚兜等等......我就不放图了。)

  在中国风格和元素这一问题上,我们并不能一味的埋冤西方人,他们没义务去进一步探索中国的精神本质,“中国风”本来就是一种西方人幻想出来的洛可可风格。

  但是如果设计师误把中国风、东方主义当成了中国风格,这样子非常容易就钻到了别人(对东方)的知识结构里去。

  西方在近年来几乎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风的概念,例如盘扣、马褂、旗袍、云肩、袄裤等等。每当中国风再一次刮起的时候,这些概念就会被重新提起。

  它们东拼西凑,有时又会与另一些东方国家的元素相融,最后形成一整个混乱、猎奇却又“精致”的东方意象。

  我在一文中列举了很多西方设计师运用中国元素的例子,并不是为了提倡学习他们的设计手法,而是为了给大家梳理他们的逻辑。

  这个逻辑是:无论西方设计师对中国或东方元素进行怎样的隐喻,这件衣服的归属终究是会回归西方。

  因此当我们设计衣服时,最本质的设计还是结构,不是元素。如果你想保持你的本质、你的传统,靠元素是没用的,结构才是利器。

  八十年代那一批闯荡西方的日本设计师与西方的区别也正是结构,这些声称自己是“叛逆艺术家”的灵魂导师们在除了传统东方哲学与美学之外,实际上运用了大量和服身体结构上的东西。

  比如层叠、平面、松垮以及超大不对称的衣身和袖子,这种逆身体的形态结构,对于西方设计,特别是接下来的安特卫普时尚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。

  但是归根结底,这些手法和理念(解构)都与日本传统的服饰结构有关。这点在文化上的反作用,是依旧沉浸在“东方主义”不能自拔的中国设计不能够比拟的。

  因为元素并不是某一个创造者(传统)设计出来的,对于设计者来说,所有元素都是可用的,元素根本决定不了什么。

  这是一段漫长的过程,当下的咱们不可以再割裂的看待文化与时尚的联系,如果眼下我们仍就是基于某种元素进行设计,又不去追根溯源,将会使中国传统逐渐沦陷为东方主义的附庸,进而被变相的文化殖民成功,俗称:审美沦陷。

  如果说服装的问题是要区分元素和结构,那么在建筑里也是同理,在东西方同样存在许多啼笑皆非的东方主义建筑,单纯的运用元素,是无法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和真正的中国做一个区分的。

  当中国设计师还沉浸在“大屋顶”、“镂空窗”等元素层面的时候,日本的建筑师以西方的设计理念为蓝本,但是却构建出“人与自然”的崭新关系,以至于我们今天在许多现代建筑上几乎看不到日本的元素与符号,但却又能在下一秒迅速辨别出这是属于“东方设计师”的设计作品。

  这是与一个添加了日式元素的现代(西式)建筑有一个本质的区别的。这点在结构上的反文化殖民着实让西方人傻了眼,但是又无话可说。

  我们要与西方沟通,就必须懂得他们的语言,尽管现代设计的“根”在西方,但是我们仍就有机会重新定义它。中国设计师要做的不仅是一个又一个“漂亮又有品味的作品”,更应该在被遗忘了一百多年后重新告诉世界,真实的我们是何模样。